一片丹“芯”为报国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 标题 | 一片丹“芯”为报国 | 参评 项目 | 典型报道(新媒体) | ||||||||
字数 时长 | 13分26秒 | 体裁 | 新闻专题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黄理佳、尹海明、姚晓敏、莫俊、康钦如、陈蕾、杨盛、韦东、傅彬、杜忠中、何晓慧、黄凤媛、李永恩、吴军、张帆、陈叶萍) | 编辑 | 集体(王海云、杨乐、陈满运、农春雨、刘琪琨、邱奕骋、蒙奉孝、黄嘉嘉、杨勇、杨立煌、莫珍玲、杨岚、庞博、黄运明、王小欢、孙青莲、梁姗) | ||||||||
原创 单位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南宁日报客户端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刊播 日期 | 2024-12-30 16:33:54 | |||||||||
新媒体作品 网址 | 是否为 “三好作品” | 否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她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退休后她两度重返工作岗位,为中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广泛地宣传黄令仪的先进事迹,2024年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际,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中共南宁市委组织部精心策划并历时8个月,采访制作了新闻专题《一片丹“芯”为报国》。其间,记者足迹遍布北京、南宁、广州、桂林等城市,采访了她的家人、同事及朋友,作品的编排突出“以泪为线自感人”的创意,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这位虽已高龄但依然忘我工作的杰出科学家,如何以一颗无比纯粹的中国心,矢志不渝地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国芯”的故事。 | ||||||||||
社 会 效 果 | 黄令仪的故事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也是爱国精神的典范。作品以人物精神为内核,融合科技报国、自主创新、女性力量等主题,兼具人文温度与时代意义。本片在南宁日报客户端震撼首播,同步登陆新华网、央视频、学习强国、手机广西网、南宁党建公众号、南宁新闻综合频道、南宁融媒视频号、文明南宁、西瓜视频等平台,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共鸣,累计观看量突破620万次,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优秀作品。本片2025年3月被广西广播电视局推送参与中国当代优秀视听节目译制及海外推广项目,并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办的2024年全区党员教育“八桂先锋”优秀作品(课件)一等奖。 | ||||||||||
传 播 数 据 | 新媒体传播 平台网址 | 1 | 南宁日报客户端: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5504546_14534_nnrb.html?relPicRatio=0&source=1&xkyTimestamp=1743055923512 | ||||||||
2 | 南宁云: https://jxpub.nntv.cn/s/202412/31/AP6772cd1d5e0e695a48fe63e3.html | ||||||||||
3 | 南宁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班》栏目: http://www.nntv.cn/v/xw/xwyb/2024-12-30/1735556188703.shtml | ||||||||||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 327万+ | 转载量 | 1.1万 | 互动量 | 0.4万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作品选材典型。本片通过宏大的视角、细腻的镜头语言对黄令仪以实际行动挺起民族脊梁、照亮国家未来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刻剖析与生动展现。 采访深入全面。采访组克服了时间跨度大、资料收集难、沟通联络难等各种困难,特地前往北京,专访了她的亲属及龙芯中科公司;在南宁则深入探究了她参与研发的芯片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见证了她用一颗最纯净的中国心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国芯”的感人事迹。 编排匠心独运。作品突出“以泪为线自感人”的创意,注重以“纯天然”彰显“真感情”,感动之泪、大义之泪、激动之泪等7处动情的“泪点”贯穿全片、串珠成链,叙事流畅自然,影像真实生动,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签名:(盖单位公章) 2025年 月 日 |
《一片丹“芯”为报国》作品链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5504546_14534_nnrb.html?source=1
作品二维码:
编辑: 徐世杰